栏目导航
最新新闻
-
暂时没有数据
新业态从业者如何出新更出彩
发表时间: 2024-05-22 来源:常见问题
温州网讯 滴滴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员、家政服务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与他们打过交道。随着数字化的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产生的就业新模式,凭借内容多样化、时间更灵活、去雇主化、进入门槛低等优势,正成为大众普遍的职业选择。
越来越多的新业态从业者涌入新赛道,有关职业成长与权益保障问题受到各界关注。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占职工总数的21%。眼下,如何让新业态从业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友好,成为温州打造“职业友好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自媒体平台上有着10万+粉丝的“外卖小哥小林哥”,是温州文成的90后小伙。大学毕业后,抱着自己当老板的想法,小林哥做过水果批发生意,也开过摄影工作室,还倒腾过开网店,“创业小白入场,还没挣到钱就先欠了债。”小林哥说。
2019年底,小林哥偶然看到跑外卖的视频就动了心,“那时候负债压力大,想着跑外卖能在外面跑跑,又能挣钱,很合适。”于是,他买了一辆电瓶车,手机上下载了软件、并购置了一些设备,大概花了七八千元就入行了。相比之前创业,成本几乎是断崖式下降。“开店大头是店面租金,一年一付要花上七八万元,生意不好这些钱就打水漂了。”小林哥深有体会。
一开始,小林哥跑的是外卖众包,通过手机APP接单,每天从上午10点跑到晚上9点,几乎是平台“指哪打哪”全城跑。“最大的难题就是路不熟,全靠导航,到了一个地方我就拍照写上地址,方便记路。”小林哥和记者说,每天跑上11个小时,收入能有200多元。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勉强维持住了生存。为了记录这段奋斗的历程,他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拍摄的视频,有时是记录一天,有时是科普跑单技巧。
“风里来雨里去,我并不觉得辛苦,车轮跑起来就有收入,心里更多的是踏实。”小林哥一边跑,一边研究跑单技巧,尝试在各个外卖平台工作积累经验。两年前,他成功应聘到了一个平台成为片区小队长。现在一天最多能跑110单,日平均收入500元左右。
几年下来,小林哥的欠款还了大半。他计划着,今年能将债还清,开始新生活。他说,是新业态给了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也让他看到未来的希望。从晋升发展来看,小队长还可以成长为配送经理、城市经理,随着职级升高,相应的薪资福利也会“水涨船高”。
新职业时间灵活、薪酬可观、门槛相比来说较低、失败的风险很小,这些优势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入行,人员流动也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以小林哥为例,他想在这个赛道里扎根成长,打拼出自己的未来。当下他很期待,网约配送能纳入职业技能比赛,让外卖小哥也能凭一技之长取得证书,提升社会待遇。
新业态的细分赛道慢慢的变多,涌入了慢慢的变多的“淘金者”。跑步入场的新人们一边喊着“太卷了”,一边奔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逐渐重要,城市又该如何善待他们?
在温州待了20年的杨华东,现在是一名滴滴专车司机。在过去七年里,他保持每周出车六天,每天12小时跑在路上的纪录。跑滴滴前,他在工厂里上班月收入7000元,现在每月收入约2万元,“累点不算啥,赚得多就开心。”不过,赚得多未必攒得多。杨华东说,这几年在温州生活成本肉眼可见地增加。拿租房来说,7年前城中村的“老破小”300元就能租下来,现在房租每月要1000多元。一天三顿都在小店解决,每天最基本的伙食费约60元。除了吃和住,还有保险保障成本支出也比较高,特别是营运车辆保险,每年需要万把块,而且设置这项保险业务的公司慢慢的变少,价格不断走高。杨师傅还买了人身险。“每天都在路上跑,保险很有必要。”各项开支的负担,让杨师傅一家觉得日子过得不宽裕,孩子在温州待了一年就送回老家了。
杨师傅很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协调解决网约车司机相关保险和保障问题,如营运车险费过高、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布点实惠好吃的平价餐厅等,让大家辛苦挣的钱能多攒一些。
同样遇到保障问题的,还有家政服务人员。入行家政行业8年的张女士拿到了“瓯越工匠”“金牌家政能手”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她还培训了一大批家政人员。但她说,现在温州没有推出针对家政人员的统一保险,家政公司要费尽心思去找商业险为家政人员做保障,这一点压力不小。另外,她还希望进一步放宽技能门槛,如家政类的证书大部分都限定了年龄,50周岁后享受不了补贴,但家政人员恰恰是这个年龄的人最多。
快递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业态,越来越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体验。温州市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肖传煌和记者说,我市现有快递从业人员二三万人左右,以外来年轻人员为主。快递小哥每人每天要派送300件以上,上班时间超过10小时(忙季要超过12小时),平均收入为5000元-6000元。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爱快递小哥的氛围,让他们有更好的城市归属感留在温州,需要多方合力。
肖传煌说,在专业支撑方面,快递员电动三轮车存在续航不足及充电难问题,迫切地需要城市在小区、公共区域等加装充电设施,提高覆盖率。另一方面快递服务用车停靠难,建议城市道路管理多设置临时车辆停泊点。在关心关爱方面,建议政府层面出台相关帮扶政策,对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员工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或便利通道,对被认定为市级重点服务业企业的一线基层员工(不受职称等人才类条件的限制)提供住房补贴或者提供较便宜的房源。
在温州大学法学院民商经济法系副主任柯宇航看来,新就业形态因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对于青年就业人口、外来就业人口等的吸引力较强。在人口结构性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的当下,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劳动基本权益,实现平台经济、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将是我市冲刺万亿级生产总值、千万级非流动人口“双万”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就业形态中的青年人比例很大,他们的劳动基本权益非常关注。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提供了思路和依据。温州市也已经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做了许多地方性探索和创新。
柯宇航说,尽管在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对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的定性以及权益保障的程度,任旧存在着许多分歧。但对劳动者的职业安全的保证以及对平台算法的规制两方面,学界存在着广泛的共识。在新就业形态中,平台通过算法对劳动者的控制既是高强度的,又是难显见的,所以现实中经常发生送餐员、快递员、直播员等发生人身损害事件。对此,一方面需要各地区在国家尚未统一立法的阶段,探索适用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型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平台算法机制的监管,约束平台及相关企业借助算法单方面决定上班时间和劳动报酬的不当行为,保证劳动者能有基本的休息时间和最低限度的收入标准。
市民卢女士:希望开设更多新职业公益技能培训课程,激励新就业群体提高技能水平。
市民周女士: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生育、养老等合法权益,保障必要合理的休息时间。
市民邓先生:搭建平台,让新就业群体可以无差别地获取工作机会,同时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市民胡先生: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氛围,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享有尊重和体面,还要关注新就业群体的安全保障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