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新闻
-
暂时没有数据
飞鹿股份(300665):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3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稿)
发表时间: 2023-09-14 来源:门头/广告牌清洗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别的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公开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及公司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并报中国证监会注册,在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公司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申请办理股票发行、登记和上市事宜。
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嘉麒晟科技,嘉麒晟科技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章卫国先生控制的公司。
三、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 21,000,000股(含本数),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00%。若公司股票在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及本次发行价格发生调整的,则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上限将进行相应调整。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上限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数量为准,最终发行数量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和发行时的实际认购情况,与公司为本次发行聘请的保荐人协商确定。
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 6.6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
若公司股票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发行价格将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假设调整前发行价为 P0,每股送红股或转增股本数为 N,每股派息/现金分红为 D,调整后发行价格为 P1,则:
本次发行结束后,发行对象取得的本次发行的股份由于公司送红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原因所衍生取得的公司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限售期结束后发行对象减持认购的本次发行的股票将按届时有效的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3,86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施完毕后,公司的总股本和净资产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因此,短期内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存在被摊薄的风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办【2013】110号)及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公司对本次发行是否摊薄即期回报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关措施,但所制定的填补回报措施不可视为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若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而造成损失,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相关情况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七章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之“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八、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前公司的滚存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照发行后的股份比例共享。
九、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十、公司董事会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章 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说明”有关内容,注意投资风险。其中,特别提醒投资者应注意以下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0,554.99万元、62,510.33万元、66,431.76万元和33,990.44万元,保持增长趋势,净利润分别为 2,395.76万元、1,211.19万元、-10,982.68万元和444.80万元,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一定波动。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为负,主要系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公司部分产品材料成本增加、公司生产基地固定资产转固以及期间费用增加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2023年半年度,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公司经营业绩扭亏为盈,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倘若未来外部环境、行业政策、原材料价格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公司未来业绩存在波动,甚至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受原油价格、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综合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虽然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但未来如果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市场供求变动、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发生上游原材料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等情形,将使得公司不能及时采购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或者采购价格较高,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民用建筑领域是公司产品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在民用建筑领域营业收入规模呈现上升趋势。民用建筑领域受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行业政策等影响较大。近年来,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增速有所放缓。
自 2022年以来为了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监管部门接连释放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 16条等积极信号,虽然公司产品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考虑到民用建筑行业收入占公司比重较大,同时房地产政策的传导具有滞后性,若房地产政策传导及市场企稳进度不及预期,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 34,002.99万元、41,142.26万元、48,331.03万元和44,078.95万元,占各期公司总资产比重分别为 25.20%、24.39%、26.65%和 23.74%。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主要为账龄为 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报告期各期末,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76.94%、79.52%、79.65%和78.03%,保持相对稳定。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与主要客户合作的不断深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现上升趋势。公司客户以大型国企、央企单位等为主,客户的信用较好,资金回收较有保障,但是不排除因未来宏观经济形式,下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者受到客户安排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公司应收账款收回较为困难,甚至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0年至 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2023年1-6月公司毛利额相较于2022年同期增长1,810.98万元,增长 43.99%。公司综合毛利率变化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变化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毛利率水平是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志,受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成本构成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若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公司未能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将会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下滑,从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8,225.88万元、12,022.38万元、15,394.06和18,530.3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 6.10%、7.13%、8.49%和9.98%,呈现增长趋势。公司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构成。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余额增加主要系:(1)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基于对未来市场情况判断和销售情况的规划,公司相应增加了原材料储备、部分产品的生产及库存商品;(2)报告期内,公司与华润置地的合作不断深入,由于华润置地为大型央国企单位,其对于产品的验收有着严格的验收流程,随着公司与其交易金额的不断增加,公司发出商品账面价值增加。
公司的产品应用领域相对较广、能够满足较多下游客户的采购需求,但倘若未来下游客户所处环境或者需求发生变化,而公司产品未能满足下游客户环境及需求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总额为 190,729,815股,股本结构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章卫国先生持有 41,638,913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21.83%,为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和实际控制人,其基本情况如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涂料生产及销售行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的涂料制造(C2641)行业。
涂料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涂料制造行业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新建及技改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涂料制造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定,以及对涂料制造行业内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此外,生态环境部通过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涂料制造行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污染物排放进行规范,负责对涂料企业的环境监测、统计及信息采集、发布等环保相关工作,指导和协调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重大环境问题。
同时,我国涂料制造行业还通过自律机构对行业内企业进行自律规范与管理,涂料制造行业主要的行业自律机构为中国涂料工业协会。
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涉及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制造及储存、产品质量和新建项目的环境保护等要求的法律法规。
从近年来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上看,《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等系列政策为涂料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线,对涂料企业大力发展水性、无溶剂型环保涂料进行了支持,鼓励了以生产环保涂料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发展,促进行业整体从“油性”向“水性、无溶剂”转型。
发行人作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涂料涂装领域国产化、环保化的主要推动者,是首批高端轨道装备领域国产化水性涂料的合格供应商,其轨道交通工程防水涂料产品在本身生产过程中均不添加任何挥发性溶剂,因此上述行业政策的出台对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建筑防水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行业政策,指导新建项目与技术改造;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产品标准、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我国的建筑防水行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行业自律管理机构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提供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019年 9月以前,我国防水卷材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受理、审查、批准、发证以及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其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19年 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定》(国发〔2019〕19号),取消建筑防水卷材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但该文件同时强调“对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我国建筑防水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具体如下:
《房屋建筑和市政 基础设施工程淘汰 危及生产安全施工 工艺、设备和材料 目录(第一批)(征 求意见稿)》
《中央国务院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做 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作的意见》
《房屋市政工程禁 止和限制使用技术 目录(2022年版) (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十四五”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识(2021-2025)》、《建筑防水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系列政策以环保性、耐用性、技术性为导向,鼓励防水企业生产高分子防水卷材、水性防水涂料等绿色化新型防水材料,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各项政策有利于行业持续整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行人产品以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喷涂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水性抗滑移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聚合物防水砂浆、喷涂水性橡胶防水涂料等水性环保防水涂料和绿色环保、高性能、功能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为主,符合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此外,公司产品生产、施工过程中采用冷喷涂施工方法,绿色环保,无有害物质释放。因此,上述行业政策的出台对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涂料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功能材料,可用于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从而对物件起到保护、装饰等多种价值功能。
从行业规模上看,国内涂料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数据,2011年到 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涂料企业的涂料产量从 1,080万吨增长到 2,459万吨,增长 127.69%,年化增长率达到 9.57%,2021年全行业企业总产量进一步增长至3,800万吨;而 2022年以来,受原料价格震荡、下游消费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涂料全行业总产量有所下降,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涂料制造行业企业总产量为 3,488万吨,较去年同期同比降低 8.21%。
注:2021年开始统计口径由规模以上涂料企业数据变为全行业企业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涂料工业协会
然而,随着我国持续推动国家新基建工程以及城镇化建设,相关政策机遇将成为涂料需求新的增长点;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涂料建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主题。因此,国内涂料行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增长动能更具多元化,发展潜力巨大。
从竞争格局来看,相较于全球市场,中国涂料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国际涂料企业在中国本土占据了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涂界数据,2021年中国涂料市场市占率前 10的公司共计占据全国涂料 18.22%的市场份额,其中全国排名前 5的涂料企业分别是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PPG Industries, Inc.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 Nobel)、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占率分别为 4.71%、2.29%、2.18%、1.95%和 1.87%。
随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本土化优势,近年来国内企业进步明显,企业营收占比逐年上升,国际企业营收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国内前一百强涂料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 56%,首次突破 50%大关,国内企业涂料市场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愈发明显。
2016年-2021年全国前一百强涂料企业营业收入国内企业与国际品牌企业占比情况 120%
建筑防水材料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功能性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其发展态势与经济发展大环境息息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的持续较高速度增长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数据,2021年国内防水材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到 1,261.6亿元,若规模以下企业收入按 50%占比计算,全国防水市场的容量约在 2,000亿元以上。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相关统计,2012-2021年,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量连年增长,2021年,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产量为 40.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8.40%。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自 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22年,行业发展大环境继续承压,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不仅面临着需求紧缩、供给冲击、不确定性大增等压力,而且遭遇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应用市场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带来的工程无法按时开工、物流货运受阻等多重不利影响,2022年,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产量为 34.67亿平方米,出现近十年以来建筑防水材料产量首次负增长。
但随着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保交楼政策持续推出与落实,同时房地产纾困基金逐步落地以及信贷政策持续宽松,市场预期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周期,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将获得重要需求支撑;此外,2023年 4月 1日,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将正式实施,该防水规范将扩大整个防水材料市场规模,行业估计市场空间扩容至少在75%以上,因此,防水材料行业规模将持续稳定扩大,发展前景向好。
从竞争格局来看,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呈现规模庞大但高度分散的特点,行业内竞争相对激烈,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格局;近年来,随着行业内部不断并购整合和头部企业持续扩产,叠加国家针对防水建筑材料的环保、质量政策趋严,市场集中度向行业龙头企业倾斜,落后产能逐渐退出。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数据,截至 2021年末中国规模以上防水企业数量共计 839家,其中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龙头地位稳定,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保持在行业第二名,北新防水进入前三名,防水行业 CR5为 37.56%,较 2020年同比提高 6.07%。
目前,公司涂料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轨道建设工程领域以及新能源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及工程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是轨道交通装备包括客货车、机车及城轨动车等表面防腐涂料和高铁、地铁等基建工程混凝土表面防水涂料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在轨道交通装备新增市场方面,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铁路局等招标网络统计数据显示,动车组2021年全年招标采购量为 93组,2022年 1-10月为 108组;铁路机车 2021年全年招标采购量为 501台,2022年 1-10月为 587台;客、货运列车招标采购量均处于恢复过程中。单从招标采购数量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动车、铁路机车采购量已经高于 2021年全年采购量。同时,随着后期国民出行需求的提升,客运量的增加或将带来轨道交通装备新的需求高峰。除此之外,中国制造已成功进军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并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重要力量。公司的主要客户中国中车已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最大制造商,营收远超庞巴迪(Bombardier Inc.)、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lstom Group)、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等传统国际巨头。
在轨道交通装备存量市场方面,我国首批投入运营的和谐号动车组正进入替换周期。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标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动车组高级修招标数量为 65组,2022年全年动车组高级修招标数量为 176组。同时,在动车组高级修 2023年开年第一次招标数量就为 87组,远远高于 2021全年维修量。而根据《国铁集团 2022年统计公报》,2022年底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 7.7万辆,其中动车组 4,194标准组(33,554辆),存量市场巨大,未来或将迎来轨道交通装备存量市场的增长发力点。
在轨道建设工程防水市场方面,对于铁路系统,据国铁集团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为 4.2万公里,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到 2025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为 5万公里,到 2030年,实现铁路总里程达到 7万公里,年化增长率为 6.59%。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未来铁路系统建设将持续发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超过一万公里,达到 10,291.95公里,再破高位,其中 2022年共计新增运营线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公里,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下的都市圈建设也将促进我国大中城市内部的城轨与城际铁路形成互联互通之势,城市轨道交通或将成为我国中长期补充交通运输短板的重要增长。
公司产品除面向高铁、地铁等轨道建设工程领域外,还应用于民用建筑建设、城市管廊与市政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建筑领域的发展对公司业绩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自 201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对收紧,调控内容更加细化,调控机制不断完善,民用建筑行业增长速度逐渐变缓。2022年 7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2023年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研究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国家也针对房地产市场,推出多项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例如放松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限制,降低 LPR利率,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房地产行业预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地产相关政策的落地见效,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 4.9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24.30%,降幅较 2022年全年收窄 15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5.9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5.3%,降幅较 2022年全年收窄19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 63,092亿元,增长 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 3.7%,于 2022年全年相比由降转升。
未来,我国房地产行业有望走向平稳健康发展,公司防水防护材料伴随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顺应低碳经济政策,落实公司战略布局,公司着眼于新能源领域发展,积极布局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胶类产品、风光储涂料、光伏与储能电站投资及 EPC工程及系统集成、相关防水工程等多个方向。
风电方面,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 9部门于 2022年 6月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国家产业政策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5.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2.7亿千瓦,同比增长 13.8%,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 49.6%,同比提高 2.6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2022年我国风力发电量累计值为6,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1%。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背景下,风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逐年攀升,2022年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约 8.2%,较上年提升 1.2个百分点,占比为近年来的新高。
光伏方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年)》发布的数据,光伏市场方面,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87.41GW,同比上升 59.27%,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392.44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发电量为 4,276亿千瓦,同比增长 30.8%,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 4.9%。预计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 95GW,累计装机有望达到约 487.6GW;组件市场方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288.7GW,同比增长 58.8%,预计 2023年组件产量将超过 433.1GW。
储能市场方面,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 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 2025年,目标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00万千瓦以上,到 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供给质量和能力双提升,以高效、清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能源投资重心也将向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化能源转移。以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将给公司的光伏、储能、风电为主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国家治理环境污染、国民环保意识提升和消费行为转变的背景下,粉末、水性、高固体份、辐射固化等低 VOC含量的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逐步加快。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工业涂料凭借其环保、节能、经济的优势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已经逐步成为取代传统溶剂型涂料的主要产品之一,代表着涂料工业的发展方向。以轨道交通装备涂装市场为例,中国中车早在 2018年 3月份的会议纪要中便明确要加快推广水性涂料和水性漆的使用,优先从货车产品推进和推广,机车、客车、动车、城轨地铁等产品逐步推广。根据《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提出结构调整目标:到 2025年,性价比优良、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 70%。
随着涂料市场和新型材料的发展,下游客户对涂料的功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个性化的涂料产品才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产品的特殊需求。具有不同功能,如防静电、耐高温、防震、防噪声等特殊涂料产品越来越受到下游客户的青睐。
在轨道交通装备防腐涂料领域,通过涂料的功能化设计弥补车辆本身的功能化缺失,成为未来轨道交通装备防腐涂料的一个发展趋势。例如,动车车辆需要防噪音的阻尼涂料;风电叶片涂料对涂料耐候性、耐磨性、附着力、耐化学品性要求较高;核装备涂料对耐辐射性能要求较高。
近年来,涂料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以实际应用为前提,综合考虑下游企业在选材、施工、环境、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将产品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客户需求研发出相应的涂料产品。同时,下游企业在保证良好的涂装技术和涂装设备的基础上,与涂料生产企业深度合作,为提高涂装质量和节省成本,也积极推进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模式。涂料涂装一体化业务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涂料制造行业的主要销售模式。
工业涂料市场相比民用建筑涂料使用环境复杂、技术含量高、开发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相对于民用建筑涂料市场竞争仍趋于分散,市场空间大。工业涂料应用领域除轨道交通、汽车、船舶、风电、航天、军工、石油石化等行业外,诸多新兴工业领域诸如光电子、生物工程、光纤通信电缆、城市下水道废水处理等新兴涂料应用市场也在不断培育发展中。
目前,工业涂料高端市场大部分均为国外知名涂料巨头掌控,国内涂料企业发展仍存在核心原材料国产化率低、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工艺水平具有局限性等问题。目前部分国内涂料企业在细分市场领域已经有所突破,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管理能力与国外涂料巨头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环保趋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涂料制造行业面临着因成本上升、竞争加剧所带来的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压力,创新正在成为涂料制造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内涂料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工艺技术、新型装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涂料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促进涂料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涂料企业处于中游,上游是原材料生产企业,下游为应用方和终端消费者。整个产业链较为分散,上下游割据现象较为严重,协同性较差。上游原材料对涂料制造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产量规模以及质量水平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涂料制造行业生产能力及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二是原材料的价格影响着涂料的生产成本。报告期内,涂料制造行业上游原材料聚醚、钛白粉、MDI、丙烯酸等价格出现一波快速上涨,但下游涂料企业产品的上涨幅度远远比不上原材料的涨幅,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涂料制造行业利润空间不断缩水。
此外,由于部分国产原材料的质量目前还未达到国际水平,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严重制约了部分符合行业导向、处于前沿领域的高端涂料的大规模量产与推广。在此背景下,涂料生产企业向上游核心原材料领域进行产业延伸,实现核心原材料的自主供应,有助于保证生产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与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业链融合将成为涂料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建筑行业相关市场存在众多小规模、无生产许可证的“作坊式”生产企业,产能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集中度低,恶性竞争频发影响了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为规范和促进建筑行业相关市场健康发展,2013年,工信部制定了《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改性沥青类(含自粘)防水卷材项目单线万平方米/年;新建高分子防水卷材(PVC、TPO)项目单线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材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要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在供给侧截长补短、压减过剩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十二五”期间,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 13.87%,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加,行业中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 5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 10亿元的企业达 8家;行业前 50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35%,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防水行业的销售收入增幅 63.4%,年复合增长达 10.38%,防水行业的利润增幅 91%,年复合增长达 13.83%。“十四五”期间,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及行业标准的逐渐完善,相关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市场优胜劣汰加剧,中小涂料企业加速出清,行业整体向龙头企业加速集中。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 2012年的 2%提升到 2020年的 50%,绿色建筑规划将带动新型建材产业发展,也对建材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环保的防水材料对环境有利,对人体无害,有利于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
传统的建筑防水材料主要是以沥青这样的高耗污染大的材料最为主要的材料。传统的氧化沥青卷材叠层屋面,一般铺设 3层或 4层,既浪费资源,又会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严重污染环境,缺乏可持续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沥青卷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取代。近年来,高分子防水卷材也逐步兴起,PVC、TPO类的材料安全环保无污染,耐用性高且可回收重复利用,是防水卷材的主流发展方向。未来,水基、VOC含量低的防水材料将会因其优异的环保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除了防水材料本身的环保性能外,要实现防水材料的绿色化,与之相配套的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施工工法、施工辅材和机具也非常重要。防水层的铺设方法有满粘法、空铺压顶法、机械固定法、条粘法、点粘法等。其中空铺压顶法和机械固定法消耗胶粘剂大大降低,是有效的低碳施工技术。
未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环保政策的越发严格,会推动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加大对环保研发的投入,促进防水材料及其施工工艺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升级与转型。
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 591.81GW,2022年年末增长至 1,231.66GW,年化增长率 11.82%,其中 2022年末并网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合计为 758.05GW,成为清洁能源替代的主力军。《“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明确 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00GW以上,因此未来每年风电和太阳能的平均新增装机量则至少需超55.24GW,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已超过十年,随着风电机组 20年使用寿命的临近,许多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出现坠落、折断等重大事故的几率增加,发电量亦开始回落,设备技术性能也无法满足电网的要求,国内将会出现大批的退役机组。过去十余年我国风电市场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我国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球的1/3以上,旧机组退役更新的市场庞大。
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模式不断推广,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A、光伏+5G:随着 5G技术的应用普及,按照各运营商 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宏基站能耗量大概是 4G的 9倍以上。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在 5G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
B、光伏+储能:截至 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 1,182万辆,占乘用车总量的 4.5%,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更加普及,光伏充电桩建设业务有望逐渐扩大。
C、光伏+建筑:随着国家对建筑能耗标准、绿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清洁安全高效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
D、光伏+制氢:实现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2022年 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明确提出鼓励光伏与建筑、交通、工业等场景的进一步融合,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提出明确的光伏发电装机量目标,助力光伏行业加速发展。因此,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和成本进一步下降,“光伏+”不断得到拓展,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涂料制造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树脂、颜填料、固化剂用树脂、助剂、包装物和溶剂等。其中,树脂包括聚氨酯、环氧树脂以及丙烯酸等类型,是涂料中的成膜物质,也是涂料中最主要的成分,它的功能是将颜填料结合在一起,经过固化后形成涂层。颜填料是指涂料中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或加入后可以改善涂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增容、增重,降低物料成本的固体物质。固化剂用树脂是生产固化剂的主要原材料,后者主要在涂料施工时配套使用。溶剂和助剂则是涂料的重要辅助材料。
防水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沥青、乳液、聚酯胎基、SBS 改性剂、膜类(含隔离膜)、基础油、聚醚、石蜡、异氰酸酯等大宗化工原料商品,其价格基本与原油价格相关。在各种原材料中,沥青占采购金额比重较大。
由于上游原材料大多为石油下游产品或无机矿物下游产品,属于成熟大宗化学品,因此价格波动主要受上游石油价格及矿物价格影响,具有国际大宗商品波动特性,受到国际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影响着发行人的成本水平,从而对发行人整体盈利水平产生影响。
如上图所示,2020年 1月至 5月期间,受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严重过剩、合约即将到期等因素影响,原油市场价格在 2020年 3-5月触底,国内沥青市场价格亦于 2020年 3-5月触底。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国际局部政治军事冲突加剧等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化工、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原油以及沥青价格随之上涨。在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22年美联储多次加息,2022年全年累计加息 425个基点,创自 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美联储加息有利于控制全球通货膨胀趋势,原油金融溢价预期将有所回落。目前,原油和沥青价格较高点已有所下降。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涂料市场、轨道建设工程防水材料市场、民用建筑市场,包括新建和既有轨道交通设备的涂装、民用建筑的新建与改造、基建工程等,新能源产业如屋面分布式光伏长效防水工程,风电装备防腐业务也给公司产品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上述行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业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规模的持续增长,同时带动轨道交通装备维护需求的持续增长,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增长创造机遇;随着防水新规落地以及房地产投资的趋稳,将进一步带动建筑材料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而随着我国高效、清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光伏+”场景的不断拓展,新能源行业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公司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多年,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及研发实力。随公司技术研发的不断突破以及对外技术上的战略合作,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类型也逐渐丰富。公司已逐步建立起覆盖工业防腐防护领域的全系列服务体系,包含各类防腐涂料、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等产品及相应的涂装施工、涂料涂装一体化的服务,满足工业领域复杂多样的防护需求,是国内较少同时具备完整产品体系的工业领域防护企业之一。
公司目前已经逐步掌握涂料关键原材料水性树脂的核心技术,可以实现水性涂料核心原材料稳定、可靠、及时供应,发挥产品上下游的集中化、规模化优势,又有利于公司平抑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提升公司水性涂料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结合国内外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新趋势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工作并实现了相关成果转化:
一是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方面,公司对水性涂料的关键原材料水性树脂进行了专项研发,此项技术将为公司掌握水性涂料的核心技术,应对原材料市场波动,为产品利润提供支持;
二是在轨交市场开发方面,公司研发的货车长效防腐涂料已通过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技术评审,长效防腐涂料将能提高货车防腐年限和运行工况的要求,实现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公司持续对一些应用在特殊环境或特殊应用部位的环保涂料进行运用推广,无溶剂高性能弹性涂料可应用于川藏线或者风沙大、温差大的特殊环境下,无溶剂高性能弹性涂层可应用于动车头部等特殊部位,为实现高端、环保水性漆产品国产化替代做出贡献;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公司立项开发了功能性防火涂料和轨道交通装备功能化系列涂料项目。上述产品的推出对实现城轨动车等轨道装备用涂料的国产化、水性环保化、功能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
三是在新领域开拓方面,围绕轨道交通行业轻量化的发展需求,公司成立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立项研究,并与国内高校、主机厂建立了良好产学研等合作模式,同时,对航空航天方向的结构件和夹层结构件进行了开发,产品技术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公司在路外市场已对钢结构水性涂料、工程机械、农机用水性涂料进行技术和成本优化,开发了性价比较高的高固体份、无溶剂涂料等新型钢结构防腐涂料,具备技术开发优势。防水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多个通过 CRCC认证产品,并实现大批量供货,认证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一定份额;在民用建筑领域市场,公司已具有较为齐全的防水卷材系列产品,沥青类防水卷材和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已实现量产,产品已通过下游客户的验证,产品质量稳定。并且公司对民用建筑用预铺、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等系列产品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改造,为增强民用建筑系列产品做好了技术铺垫;
四是公司产能充足,生产效率逐步提高,生产规模效应逐步体现。2022年公司实施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将升级原有胶类产品产线吨胶类产品产能,铜官生产基地、醴陵东富生产基地的相继建成和未来胶类产品生产线的顺利达产将大大提升公司保供能力并同时扩充产品种类,公司将进一步具备规模化生产竞争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非常重视相关业务资质及认证的申请和维护。公司目前拥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相关资质及认证。此外,公司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用漆、铁路货车用油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系列涂料和防水产品通过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认证;轨道交通装备环保、功能化系列涂料项目已在 CR300AF复兴号动车组用水性涂料获得了批量应用,属于国内首创;公司控股子公司博杨新材的 BY300聚氨酯胶衣,BY400 水性聚氨酯面漆产品已获得 DNV GL认证,公司控股子公司株洲飞鹿万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结构件、夹层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也在 2023年 4月通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国家大力扶持和倡导环保型涂料,其技术研发与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水性涂料、高固体份、无溶剂等环保型涂料已成为涂料制造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涂装领域国产化、环保化的主要推动者。
在水性涂料领域,公司申报的轨道交通装备减震降噪阻尼材料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名单;水性城轨涂料通过了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机厂的工艺试验和合格供方评审,成功中标了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城轨车辆水性涂料供应项目,并完成雷山空轨项目、铁科院 3B项目、合肥 5号线号线号线KM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水性漆整车应用,成为首批高端轨道装备领域国产化水性涂料的合格供应商之一;水性货车涂料在广州铁道车辆有限公司、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国铁集团多个路局公司已全面获得广泛应用;公司水性阻尼涂料成功中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城轨动车水性阻尼涂料项目。(未完)